EN

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争议 药企成本或增三成

发布时间:2024-07-25 09:20:24 | 作者: 冻干设备

 

  核心提示:自从国家药监局1998年成立以来,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成为制药企业一定逾越的门槛。而新版规范除了提高硬件指标外,还将质量管理、人员配置等软性指标明确列入,分析指对全行业带来的成本增加不会低于30%。

  “这次新版GMP,企业意见依然很大,一致认为标准过高。国家可能会考虑分期实施,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刀切。”11月26日,双鹭药业董事长波向记者证实,双鹭正在进行新一轮的GMP认证工作。

  自从199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以来,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就成为制药企业一定逾越的门槛,未取得GMP认证的企业没办法获得生产许可证。1998版GMP沿用至今,主要涉及硬件方面的规范,如规定设备、厂房等须达到一定标准。

  而预计在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GMP,除了提高硬件指标以外,还将质量管理、人员配置等软性指标明确列入。中国医药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主任李磊表示:“本轮GMP改造,给全行业带来的成本增加不会低于30%。”

  新版GMP从2005年初开始编制工作,四年后编制完成,放在全国药企面前的是一份接近欧盟标准的GMP。

  北京京丰制药总经理陈成龙和记者说:“新版GMP对于净化、无菌等要求确实比以前提高了很多,企业要增加投入的主要是在这些部分。”他表示,净化级别的提高对于冻干等工艺的生产线来说,需要配套设备将耗资颇巨。

  目前全国共有冻干粉针生产企业491家,假设全国的冻干设备全部改造更新,一台国产冻干机价格为2000~3000万元左右,全行业共需投入60~90亿元。

  不仅是冻干生产线月份就指出,生产基本药物的企业一定参照新版GMP标准对自身进行提高。这就使得新版GMP不仅只针对新申报生产批件企业有效,而将在全行业优势企业中掀起改造浪潮。

  陈成龙表示:“硬件投入并不是新版GMP的重点,而在于质量控制、流程追踪等软件上,这方面国内企业往往是有欠缺的。”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人,但在企业产能无法开足的情况下,软件的配备很可能给公司能够带来生产环节额外的负担。

  滇虹药业董事长郭振宇介绍:“企业在投产之初就采用了先进的技术,设备、标准等都是远远超出国家要求的。所以此次认证对滇红没什么影响。”南京先声药业一位高层也向记者表示:“先声正在准备接受欧盟的EMGMP认证,对工艺的要求自然会更高,将高于国内的GMP。”

  但一些亟待改造生产线的企业却苦于上千万的改造投入。陈成龙表示:“1000平米的厂房要实现洁净度的达标,可能就要投入500万元左右。”而后续的维护费用也将很惊人。

  因此,对于新版GMP的落槌,药企还在进行最后的博弈。不过李磊表示:“口服制剂、中药注射液、生物制品等关键行业,肯定是必须强行推进新版GMP的。”

  虽然旧版GMP早在1998年就着手推广,直到2004年6月30日才要求强制达标。当时全国近40%的制药企业没有通过大考。

  李磊曾对2004年GMP认证进行多次调研,他估算认为,上一轮GMP全国制药企业投入总资金为1500亿元左右,其中30%来自银行贷款。这也造成了国家近500亿元的呆坏账。

  不仅如此,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强行推进GMP标准,2004年之后我们国家医药生产能力大量过剩,设备闲置严重。很多小企业忽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,导致国内仿制药、改剂型药品纷纷出现,扰乱了正常的医药市场,也为后来国家药监局25000多个新药审评的积压埋下了伏笔。

  更为重要的是,预想中的GMP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。李磊直言不讳的说:“上一次的GMP事实上是放水的,原来设定标准过高,没有考虑到产业压力,后来只可以通过降低标准来追求认证结果。”也有一位业内权威在公开场合表示:“国内药企都通过了GMP认证,但真正有哪家企业按规范严格执行?我可以说没有!”

  而这一轮的GMP,波认为将不可能会出现集中认证的情况,“各企业可按自身条件选择认证时机,这样能留足准备的时间”。李磊也表示:“这一轮认证也有一定的可能出现上次那样的情况,但不会那么严重。”

  郭振宇还是表现出乐观:“这轮GMP好的影响会更多。将推动行业整合,使不达标的企业淘汰出局。未来的格局是几个质量好的大规模的公司生存下来。”

  李磊认为,推行GMP是要追求速度,但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处理GMP认证给公司能够带来的负担,切不可盲目。“必要的时候,可优先考虑给率先进行GMP认证的企业政策上的引导和优惠。”

  方*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,请点击右上角“新用户注册”进行注册!设为辩论话题搜狐财经博客热点周其仁:财政购汇的三条筹资通道

相关产品
相关文章 更多>>